2024年12月12日——谷歌于今日凌晨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Gemini 2.0,旨在支持新时代的智能体(AI Agent)。这一模型由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亲自宣布,具备多模态输入与输出功能,能够处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相比之前的1.0版本,Gemini 2.0在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新版本的Flash体验版现已向所有Gemini用户开放,并引入了名为“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的新功能。这一功能能够通过高级推理和长上下文处理,深入研究复杂主题,并生成包含相关来源链接的研究内容。
此外,Gemini 2.0还支持原生图像和音频输出,并能进行多语言语音合成。开发者实验版已经上线,早期合作伙伴可以试用文本转语音及图像生成等高级功能,全面版本计划于2024年1月推出。
谷歌表示,Gemini 2.0的速度比上一版本快两倍,性能显著提升,将为用户的虚拟代理提供更强动力。这次发布被视为谷歌在AI领域的重要一步,并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进展。
2024年12月9日——Meta今日宣布推出其最新的大型语言模型Llama3.370B。该模型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了与Llama3.1405B相媲美的性能。Llama3.370B在多方面进行了优化,能够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Meta继续其开源策略,使得这一先进模型对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更加开放和可用。Meta的这一举措标志着其在AI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开放合作的承诺。
2024年12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随着2024年的到来,AI技术继续在各行各业中加速渗透,呈现出多项新趋势。其中,多模态AI模型成为关注焦点,推动了AI应用场景的广泛拓展。2023年,OpenAI的GPT-4和Meta的Llama 2等大型语言模型展示了多模态交互的潜力。这些模型正在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限制,以更低成本和门槛,应用于教育、电商、旅游、门店管理、金融和医疗等领域。这一趋势不仅加速了各行业大模型的部署,还强调了AI在实践中对伦理和安全的重视,促使企业在应用策略上更加复杂和谨慎。AI技术的演进无疑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2024年12月19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豆包大模型在多个应用场景中显示出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近半年时间内,豆包大模型的调用总量增长了100倍。其中,信息处理场景的调用量在最近3个月内增长了39倍,客服与销售场景增长16倍,硬件终端场景增长13倍,AI工具场景增长9倍。豆包大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设备,覆盖约3亿台设备。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交互成为AI应用的重要趋势,推动了豆包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增长。
2024年12月19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行业大模型在金融、医疗、教育、零售和能源等领域已实现广泛应用。数据显示,完成备案并上线、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已超过190个。这些模型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用户的生活质量。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不断深入,AI大模型成为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主要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腾讯和海康威视等,均在这一领域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浪潮不仅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还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19日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截至目前,中国完成备案并上线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大模型已超过190个。这些大模型正在迅速与金融、医疗、教育、零售、能源等多个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化应用落地。报告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应用正在不断走深向实,各行业大模型已实现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此外,从智能语音助手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医疗诊断,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城市,各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在中国正加速普及,带来了显著的创新和变革。近年来,安徽省等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2024年12月19日——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报告》指出,大模型技术正在有效缩短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周期,并显著降低开发成本。报告详细分析了大模型的广泛适用性、全面的知识体系和卓越的泛化能力,如何推动大型模型技术与各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华为云在医疗大模型和药物大模型领域的突出表现,使其被定位为市场领导者,这得益于其在技术创新上的不懈追求。报告强调,这些进展不仅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也为各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动能。
2024年12月19日——国家部委近日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4)》揭示了中国大模型的最新动向。这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详细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推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报告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2024年中国大模型的格局正在快速演变,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
此外,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于大连世博广场盛大启幕,成为展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报告强调,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将持续提升。
2024年12月19日,在2024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全面升级其AI大基建,并推出了性能更强的开源模型。9月19日,大会正式开幕,阿里云重磅发布多项升级,包括通义大模型的年度更新。通义千问开源的Qwen2.5系列,其性能超越Llama 405B,继续稳居最强开源大模型位置,涵盖语言、音频、视觉等100多款全模态模型。9月20日,阿里云还推出了通义旗舰模型Qwen-Max,参数规模大幅提升,效果媲美GPT-4o。此次发布的Qwen2.5全系列包括多种尺寸的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数学模型及代码模型,成为开源模型领域的新标杆。此次大会上,阿里云展示了基于全新CIPU2.0处理器的弹性计算产品家族,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云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024年12月19日9:0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AI智能的提升速度近期有所减缓,表明新款大型语言模型的研发似乎已达到发展拐点。过去两年间,AI语言模型经历了快速膨胀,但这一趋势正逐渐放缓。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分析指出,模型的日益复杂性和资源需求可能是导致当前瓶颈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埃森哲在其《技术展望2024》中强调,AI伙伴、智能体、空间计算以及人机互通对未来数实融合的影响至关重要。此外,OpenAI近期发布了最强推理模型o1及其Pro版本,ChatGPT Pro订阅计划定价高达200美元/月,成为全球最昂贵的大模型订阅服务。o1在数学和代码能力上显著提升,其推理速度也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