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 大模型头条:第11期

类别: 大模型 日期: 2024-12-26 02:44:22

1: OpenAI发布新型推理模型o3

2024年12月20日,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正式推出其最新的人工智能推理模型——o3及其轻量版o3-mini。o3系列是此前o1模型的迭代版本,特别跳过了“o2”以避免与英国电信运营商同名。o3具备更接近人类的推理能力,并在代码编写、数学竞赛和科学知识掌握等任务中表现优异。OpenAI声称,在某些场景下,o3的推理能力非常接近通用人工智能(AGI)。o3-mini则是专为特定任务进行微调的精简版,支持灵活调整推理时间以适应不同任务复杂度。尽管o3在ARC-AGI等测试中成绩斐然,但其高计算成本可能限制其短期内的普及。预计这两款模型将于明年初面向公众开放。

2: 河南发布首批工业大模型 助力数字化转型

2024年12月24日,河南省首批工业大模型发布会在郑州隆重举行。豫信电科在会上成功发布了“中原智造”——工业视觉大模型,旨在助力河南省加速数字化转型和制造强省的建设。此次发布会还推出了豫鼎安澜——工业安全生产大模型、天信矿山大模型和华鼎雪豹大模型等四个工业领域的大模型。这些大模型的发布标志着河南省在推进数字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当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 大模型大会在成都高新区召开

2023年12月25日,成都高新区举办了以“大模型·大未来”为主题的“2024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科创发展大会”。此次大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参与,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大会期间,参会者就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大会还发布了《2023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准测试白皮书》,旨在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该活动为期两天,将持续至12月26日,预计将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5日

4: OpenAI的GPT-5开发遇阻

2024年12月20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OpenAI的下一代大型语言模型GPT-5项目正面临开发困难。该项目已历时超过18个月,原计划在2024年年中完成,但目前进度严重滞后。主要原因之一是训练成本过高,且研发成果尚未达到与巨额投入相匹配的预期。该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年末最受关注的大模型新闻之一。OpenAI尚未明确说明应对措施,但业内人士指出,控制成本和优化研发流程将是未来的关键。

5: 微软推出Phi-2语言模型,与谷歌Gemini展开竞争

2024年12月25日——微软宣布推出全新语言模型Phi-2,该模型拥有27亿参数,与谷歌的新版Gemini大模型展开激烈竞争。Phi-2模型虽然规模较小,但在推理和语言理解能力上表现卓越,能够媲美甚至超越比其大25倍的模型。与此同时,微软还计划在未来推出Phi-3.5 MoE模型,在代码、数学及多语言理解等领域表现出色。Phi-2的发布标志着微软在AI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复杂的基准测试中,其性能的表现令人瞩目。

6: ### 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发布

2024年12月21日——随着全球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由ChatGPT引发的技术竞赛正在推动人工智能从专用弱智能向通用强智能迈进。为了有效防范和减少大模型的安全风险,同时促进其在安全领域的应用,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三十余家行业单位共同编制了《大模型安全研究报告(2024年)》。截至2023年6月,全球已发布超过百种大语言模型,这些模型融合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分布式计算和并行计算等多个学科领域。此举标志着智能水平的显著提升,并预示着人机协作的未来发展方向。

7: AI大模型引领新科技革命

2024年12月23日 - 通信世界网报道称,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正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2024年,大模型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各种新技术和新业态层出不穷。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下,行业发展的障碍得以清除。工信部也在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出努力。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此外,通信(申万)指数在2024年初至12月9日累计涨幅达26%,AI算力链等板块表现尤为突出。展望2025年,市场看好“人工智能+”行动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动大模型的快速发展。

8: 理想汽车发布理想同学App,拓展智能陪伴体验

2024年12月24日——理想汽车今日推出理想同学App,依托自研的Mind GPT大模型,将车端的陪伴功能首次迁移到移动设备上。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这一创新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智能陪伴服务。博主旌旗超智能抢先体验了该App的内测版本,发现它不仅能实时解答各种问题,还具备识别物体的能力,对于不熟悉的汽车、动物和植物均能进行识别并提供信息。这一功能的推出,标志着理想汽车在智能移动终端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9: RAG技术成AI竞争新焦点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

在2024年12月20日,RAG技术在大模型技术的深度落地中愈发重要,成为AI竞争的关键因素。RAG不仅没有消亡的迹象,反而随着大模型技术的深入应用而显得更加重要。未来的AI竞争将聚焦于谁能更好地使大模型“用得起来”、让数据“用得其所”、推动业务“跑得更快”,这一点将决定谁能在产业智能的浪潮中抢占先机。质疑RAG过时为时尚早,行业专家指出,RAG技术将在今后的AI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为各类应用提供重要支持。

10: 通用人工智能渐行渐近,大模型多模态趋势显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在腾讯发布的2024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中,通用人工智能(AGI)的进程正在加速,大模型正逐步走向多模态发展。AI智能体(Agent)被视为可能的下一代平台,而端侧大模型的加速部署也有望成为未来交互的新入口。

目前,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端侧大模型正在迅速涌现,推动大模型产业的应用落地加速。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驱动力,AI大模型正广泛赋能我国经济和社会。通过在海量数据上进行大规模训练,这些大模型能够通过微调适应多种下游任务。

大模型与电力、零售、出版等传统行业的融合,显示出其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潜力。在金融、医疗等行业,大模型的应用正显著提高效率和质量,从而推动新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在具体应用方面,中国电信展示了语义、语音、图像及多模态大模型基础框架的星辰大模型,中国联通则推出了元景大模型。近两年,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提升,ChatGPT、Stable Diffusion、Gemini等通用大模型相继发布,教育领域的MathGPT和子曰等垂直模型也不断涌现。

未来,人工智能战略需要统筹系统中所有参与者的行动力,包括专用人工智能、通用智能体以及擅长与人类协作的智能体。通过数字技术的推动,文化资源正从数据化走向资产化,多模态大模型在文化遗产智能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2024全球AI大模型产业图谱发布

2024年12月20日——集微咨询(JW Insights)发布了“2024全球AI大模型产业图谱”,该图谱详细划分了AI产业的结构。基础设施层包括AI芯片、AI计算集群和MaaS平台。模型层根据适用场景分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并按功能用途进一步细分为图像生成模型和视频生成模型。场景应用层则涵盖了商业应用等多个领域。这一图谱为AI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框架和指引。

12: AI硬科技引领2024创新潮流

2024年12月21日——2024年被誉为AI硬科技的创新大年,行业内形成了“不卷参数卷应用”的共识。各类硬件设备从手机到存储装置,纷纷开始深度融合AI技术。在这一年,AI硬件迅速崛起,手机、PC、家电、汽车、清洁设备、家居、耳机、相机等行业竞相应用AI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和用户体验。

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AI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参数的提升,而是转向应用层面的创新。HarmonyOS NEXT等系统通过软硬件及云端的深度协同,使AI的运行更加高效,推动了以小艺为代表的智慧助手从基础功能向更智能、更全面的方向升级。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智能的生活体验。

13: GTC 2024直播揭示AI技术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AI开发者盛会GTC 2024的完整直播视频已发布,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GTC 2025将在2025年3月17日至21日重返美国加州圣何塞,同时提供线上参与机会。届时,数千名开发者、创新者和行业领导者将齐聚一堂,体验AI与加速计算如何帮助解决复杂挑战。2023年,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公司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云计算等领域的最新成果,重点展示了NVIDIA Hopper GPU架构的突破性性能提升。今年的GTC大会首次恢复线下举办,会议从18号持续至21号,吸引了众多AI领域的参与者和爱好者。GTC作为NVIDIA的开发者大会,一直是了解AI和加速技术应用的重要平台。

14: ### 2024年大模型成为科技新高地

2024年12月23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模型的应用场景预计将在2024年大规模落地。这一年被认为是大模型场景落地之年,业内专家预测杀手级应用将大量涌现。接受多模态输入和实现多模态输出成为关键趋势。福布斯在2024年1月8日发布的十大预见中指出,Nvidia将加大云服务投入,而Stability AI可能面临倒闭。

腾讯研究院在2024年1月23日公布的十大科技应用趋势中,强调高性能计算的“四算聚变”和多模态智能体对AGI进程的加速作用。ChatGPT的热潮持续,其生成式AI应用正进入“深水区”,推动AI商业落地成为新方向。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也反映了这一趋势。

专家周海涛指出,未来3至5年,企业需巩固核心技术优势,在AI、大模型、算力领域积极探索,尤其在现有应用中引入AI,推动智能硬件和服务创新。2024年的行业发展将为未来2至3年的科技趋势奠定基础。